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副書記張義宣讀決賽獲獎名單。

以“噴湧”的高端人才引領先導產業

創新與人才,對於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牢牢把握髮展先機至關重要。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決賽競爭愈發激烈。參加決賽的25位候選人,都是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建設的標杆型人物,其中既有專注信息技術和模式創新的大拿,又有致力於傳統行業通過數字化實現轉型提升的實踐者;既有國有企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又有民營企業的創新創業技術人才。




 生物醫藥被稱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皇冠上的寶石”,近幾年來,AI在創新藥方面的技術突破,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回國創業。獲得一等獎的星希爾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李成濤便是其中之一。

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姚班,2019年博士畢業於麻省理工的李成濤,創辦僅三年左右的星希爾,自研的MI平臺可快速準確描述分子和蛋白間的相互作用、精確計算目標藥物分子與特定靶標的結合自由能,突破經典計算模擬方法,上線一個月,已有20餘家標杆客戶試用並推進合作。

 作為中國高端製造業的搖籃和高地,上海就這樣吸引著紛至沓來的人才,實現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佔據了價值鏈高端地位。







以工匠精神擘畫全球卓越

何為工匠?

工匠精神是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在中國古代,所謂匠人匠心,是《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是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十六字工匠精神內涵,“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

這種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精神品質,融入25名選手累累碩果中。

一座智慧城市需要穩固的數字底座,來自上海電信的朱儁領銜研究的《融數注智城市全光雲網底座關鍵技術研究與規模應用》項目,通過五年的技術研發創新,為上海構築出城市數智光底座。“我們今天能夠隨時隨地刷視頻、玩遊戲,甚至迎接即將到來的“元宇宙”,都因為上海已經擁有一張全球領先的全光雲網底座。”










以情懷讓城市更溫暖

2020年底,上海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在將“生活數字化”置為重頭戲之一的同時,更提出要以轉型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

城市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一名智慧城市建設者,不僅要有高超的科研能力和技藝,還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