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近日,我有幸讀到了一篇關於工匠精神的文章,講的是一位德國工人,為了讓馬路平整,自己多年鑽研,即使是丁點的高低不平,也時常調研解決,讓馬路行使更加順暢。

當品讀完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工匠精神”,這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古今中外,翻看我們的歷史,從美妙絕倫的陶瓷、絲綢、青銅器等生活用品,到震驚世界的故宮、天壇、長城、都江堰等偉大工程,無一例外皆體現著工匠精神,都讓人品讀時充滿敬畏。

穿越過去,在我國,工匠精神源遠流長,在傳統文化中不難尋其蹤跡,從莊子“技進乎道”到魏源“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我們的先輩秉持這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鑄就了曾經的輝煌。今天,我們就是要做傳統精神的忠實繼承,秉承工匠精神,書寫更加絢麗的未來。

回看今朝,這不禁讓我想起了1919年的5月4日,一群熱血青年挽救民族於危亡之時的吶喊,依舊如此震撼人心。那時,當一群熱血青年聆聽著夢想漸行漸近的腳步,當他們感受著時代強勁有力的脈搏,開創美好未來,用工匠精神引領未來。

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自奮蹄。工匠精神是時代之召喚。工匠精神,內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嚴謹專注,精緻專一。工匠精神是傳統之繼承,工匠精神意味著認真、執著、精細、完美,是中華文化、中華精神和民族創造力的一種本然體現。

 

這不禁讓我在想,無論在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其實工匠精神無處不在,並且,工匠精神也是我們的精神傳承。試想一下,我們在工作中是否需要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試想一下,在生活中,面對一些細枝末節,更加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也正是這樣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擁有了更加堅實的能力,面對一切困難時,始終能夠遊刃有餘,事半功倍。

 雄關漫道,任重道遠,奮戰正酣,躊躇滿懷。讓夢想起航,需要我們躲開喧鬧,迴歸寧靜,靜心來想事情,需要我們腳踏實地,銳意進取,細心來做事情,需要我們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用心成事情,用精益求精、用執著追求贏得發展,贏得未來。

朋友,讓工匠精神成為我們前行的燈塔,在奮進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