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最新疫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4日)公佈,截至今日零時零分,本港新增新冠確診3286宗,其中本地感染個案3014宗,輸入個案27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中包括878宗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以及2136宗快速測試陽性個案。過去一日新呈報8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本港第五波疫情期間共錄得9971人染疫不治。
變異病毒株方面,Omicron BA.2.12.1佔約3.1%;BA.4/BA.5亞系佔約90.3%。
院舍方面,新增3間安老院捨出現確診個案,涉及4名院友,31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要檢疫。
學校方面無新增陽性個案,9個學校的個別班級需要停課七天。
確診男子持「紅碼」擬闖食肆
被判罰款2000元
”
一名20歲男子因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規例》),3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罰款2000元。
案情指,該名男子於9月1日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在其「疫苗通行證」顯示為「紅碼」期間,他於9月3日離開住所,並於「疫苗通行證」下的餐飲處所掃描其「疫苗通行證」。該男子被控違反《規例》第32(1)及32(3)條,3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罰款2000元。

該名男子於9月1日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
國泰撤銷機組人員外站停留閉環安排
返港維持「藍碼」變相「0+0」
”

機組人員返港後,第1至4日每日要做核酸檢測
國泰航空向員工發出內部電郵,宣佈由今日(4日)凌晨起,撤銷機組人員外站停留的閉環管理安排,機組人員執勤抵達外地後可離開酒店,但除飲食外仍要避免參與除口罩的活動及到人多地方。
運輸及物流局據報已通知各航空公司由今日起,取消本地機組人員的閉環管理安排,於外地時可自由外出活動,毋須強制在酒店逗留。根據新安排,機組人員返港後,第1至4日每日要做核酸檢測,但毋須再提交活動紀錄,他們的「疫苗通行證」不會轉「黃碼」,仍然維持「藍碼」。有報道認為新安排變相令機組人員率先實現「0+0」。
政府早前放寬機組人員抵港後的檢疫安排,駐港機組人員在海外或臺灣逗留期間須遵守閉環管理,抵港後在機場檢測陰性後可直接返回社區,毋須再酒店檢疫3日,但仍需接受醫學監察。
近半市民料三個月內「0+0」
三成受訪者擬年內外遊
”
政府早前放寬多項入境防疫措施,包括「0+3」入境檢疫安排。據香港研究協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近半市民料香港未來3個月內會實施「0+0」檢疫安排,另約三成市民計劃年內離港外遊。
香港研究協會於9月26日至昨日(3日)訪問1007名18歲或以上市民,調查結果顯示,近半受訪者預計政府將檢疫安排放寬至「0+0」需時「約3個月」,表示「約半年」的佔一成八,反映市民對短期內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有一定期望。
此外,實施「0+3」檢疫安排後,有三成受訪者表示「有」計劃於今年離港外遊,比例較2019年聖誕的一成四外遊意慾為高,顯示放寬檢疫安排明顯刺激市民外遊意慾;表示「沒有」的佔四成七,而表示「不知道/很難說/無意見」的佔兩成三。

調查亦發現,有五成四受訪者認為政府實施「0+3」檢疫安排對整體香港社會「正面影響較多」,表示「負面影響較多」的佔一成半。5成半受訪者表示實施「0+3」對香港經濟發展「正面影響較多」,表示「影響不大」及「負面影響較多」的分別佔兩成二及一成半。至於對香港醫療系統的影響,則有四成七受訪者表示「影響不大」,表示「負面影響較多」及「正面影響較多」的分別佔兩成一及一成九。
調查認為,市民普遍對實施「0+3」檢疫安排反應正面,相信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會有一定的民意基礎。
專家:現時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無太大風險
”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樑子超今日(4日)在電臺節目表示,政府星期四起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對疫情無太大風險,又指本港經歷多次大型社區爆發,已有群體免疫,過去7日單日個案平均下降二成七,認為是黃金時間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樑子超表示,現時可逐步放寬部分影響經濟民生的防疫措施,包括餐飲處所的營業時間、人數上限等,如果經檢視問題不大可進一步放寬。他建議取消4人限聚令及抵港旅客的定期核酸檢測,但建議保留口罩令,認為目前社區傳播仍然較多,加上冬季流感即將來臨,室內有需要戴口罩。
樑子超認為,輸入個案風險低,應盡快放寬入境檢疫限制至「0+0」,取消抵港後連續多日進行核酸檢測的要求,但要維持機場核酸檢測。

樑子超認為應盡快放寬入境檢疫限制至「0+0」
旅遊業界冀政府盡快放寬限制
吸引各地郵輪來港
”

政府本週四(6日)起取消公海遊熔斷機制,環美郵輪碼頭董事總經理班智榮今日(4日)在電臺節目表示,郵輪公司一般已規劃3年內的航班,不少郵輪已經到無防疫限制的地方經營,估計郵輪公司要幾年後才能重返香港市場。
班智榮指,本港在去年下半年對公海遊的反應理想,但指除了內地、香港、臺灣及日本以外,全球大部分地方現時已取消對郵輪的限制,並回復至疫情前的做法。他預料,在政府取消郵輪公海遊熔斷機制後,可能會有1至2艘郵輪會回港,但指要回復至2019年的水平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班智榮又指,香港仍然有吸引力,但如在今年年底,本港仍然未能完全與國際接軌,未能配合郵輪公司規劃,可能會失去2025年及2026年的生意。他期望,特區政府盡快放寬相關限制,與國際接軌,以吸引各地郵輪來港。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