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雷鍾瑞檔案(一)】
這是父親雷鍾瑞1954年4月15日,填寫的《歷史自傳》,照錄如下:
歷史自傳
我名叫雷鐘瑞,曾用名雷毓祥。原藉山西省平遙縣城內人,現年29歲,現住太原市尖草坪22宿舍。
現在家庭情況:
父親雷芝楝在兵工145廠當工人;
哥哥雷毓秀在東北西安礦務局工作老幹部;弟弟雷毓祺在本廠修造部機工,是團員;
女人成秀貞家庭婦女,在家中料理家務;
有三個兒子叫雷偉、雷健、雷儼均年幼小,在家玩耍。
以上父兄各自工作,不在一塊。弟弟與弟妻現住在一處。生活主要來源,依靠工資為來源。土改前後家中房地兼無。
我於一九二五年出生於一個將近破落的小資本家家庭中,幼年時家中情況已不復記憶。到七八歲時,從祖父祖母口裡,聽到我家系世代經商。祖父在年青時代,曾在北京等地開設商店,因此家庭生活很是富裕。到我八九歲的這以後幾年中,所開商店已因虧本完全倒閉。當時僅留有樓房院一所,祖墳14畝,汽車四五輛,由我父親經營。到1937年時,汽車亦因虧本而賣掉三個,在“七七事變”中,家庭遭受很大損失。父母又有抽白麵嗜好,因此家庭亦從此開始走向破產。
從八歲我開始上學,在本縣第五小學校學習,十一歲小學畢業(1937年)。後考入本縣第一高級小學校學習。當時正在“七七抗戰”開始,學校當時對抗日工作活動非常積極,係由犧牲救國同盟會領導,所以全校學生絕大部分參加了犧盟會,我亦是其中之一個。當時做些抗日宣傳工作、捐募、看護傷兵等工作。後來日本人侵佔本縣後,犧盟會轉移後方,當時大同學和部分老師跟隨轉移,小的就留下來,學校亦隨之解散。
在家中玩耍有六七個月,後來日本人在本縣成立一新民小學,我就到這個學校上學。學生們每天並不讀書,只是玩耍,老師亦不上課。因此一部分學生組織研究升學指導書籍和中學課本,準備將來升學。
到15歲時,家庭已完全破產,將家庭變賣一空。原因是在事變時,遭受閻匪、日寇的搶掠,淪陷後父母又沾有白麵嗜好,因此家人流落失所。因此我的學校生活亦就從此無人負擔,生活亦無法維持,由表兄介紹到本縣匯川商店學徒。有六七個月,因個性倔強,受不了掌櫃對我的欺壓,所以我決心離開這個地方。同時又接到我舅父從延安來信,要我設法與我七表兄前往,當時只要到興縣郵局找劉旺同志介紹前往,需經過交城水塔峪合作社經理王化庭同志等關係,送我們前往。
因此1941年到太原,找我七表兄意欲一同前往,幾次未遂,原因是年幼未出過遠門,因此未能成行。就在太原毛織廠上工,當了工人。上工後,因經常曠工,工作不好,曾被日本人打過幾次。幹了有一年,前後被開除過三次。開除後,就在鐵路工廠等地方充當臨時苦力工人。當時的生活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到1942年,由我兄弟介紹到太原城外發電廠當工人。到1944年廠內來了一批日本鬼子,很壞的傢伙經常打罵工人,我亦被打過幾次。到1944年12月,我就不乾了,當時被扣留了半個月的工資。
不乾後,就找到微水火力發電廠當工人,當時是一個新建廠,老工人很少。因此,初到廠一般待遇尚能維持生活,後來就一天不如一天,不給發糧食吃,太原去的工人逐漸跑回太原去了。當時日本人認為是我支配的,將我又狠狠地打了一頓,並且說如再有工人走了,要送我憲兵隊。當時就很害怕,晩上就坐火車到了北京,在劉玉生的親戚家中住了些日子。當時身體又有重病,疥瘡行動很是困難,決定回太原養病。在兄弟那裡住了些日子,被日本人知道了,趕出宿舍,不讓居住。逼的我實在走投無路,只好回到老家,住在七表兄家中,受盡了親友的白眼相待與恥笑,自己很是氣憤。
七月份,有我姑父由隰縣回來叫工人,當時我生活已經無著落,為了活下去,我就準備和他們一同前去。等到前往時,日本已經投降,所以才到隰縣火柴廠,就又返回太原。經他介紹到西北化學廠動力股當工人。
到1946年夏天,我出賣了工人階級的立場,在西北化學廠當工人時,由工長牛定本介紹參加了反人民反革命的反動組織同志會。參加後沒有當任過任何職務,曾經介紹過會員數人。
到1947年結婚後,生活負擔更加嚴重。維持家庭生活,當時已成為很大問題。因此在10月份離開了化學廠,除因為閻匪不給發糧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時工廠工人多受軍事訓練,曾經躲過幾次未參加,閻匪教官對我就很注意,所以就回到原藉。由親戚王智良介紹在平遙縣當代理教員。
到1948年晉中解放前,因受反動宣傳,怕被俘後當兵,妻子生活無人負擔,和我女人商量好後,到太原工廠找工作。六月份到太原,晉中已解放,工作又沒有找下,因此在太原被集中編制為偽平遙縣幹部大隊,後來又改編為陽曲縣大隊,我在劇演隊充當隊員,最後又改編為戰動團,受了兩個禮拜訓後(這一段兩個多月)。我即私自潛逃到太原西北煉鋼廠動力部充當工人,由劉玉生介紹來廠。
到1949年2月,因我與父親、弟弟等生活已不能維持,將行李等東西賣掉,花錢逃到解放區,到榆次總工會報到,住在那裡。太原解放後,由總工會介紹到本廠復工。到六月份,由廠保送到職工學校二部學習。經過五個月的學習和思想改造,階級覺悟有所提高。
在1950年1月,參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二月份返廠工作,在工作態度上轉變了過去十幾年的磨洋工態度,開始積極起來。
1950年5月份,在黨的培養教育下,階級覺悟不斷提高,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工作上、作風上、思想上更進一步有所提高。7月份到市委黨校學習,9月份返廠,提升為動力部値班班長。
一直到1952年11月,經市委黨校整黨後,調黨委組織部工作。
1953年2月,調總動力科副科長。
由於家庭出身不純,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在幼小純潔的思想上就有所沾染,在幼小時就接受了所謂「家庭教育」,要好好讀書,將來可以到中學、大學或者還可以「留留洋」,將來「光宗耀祖」,因此讀書亦很努力。當時表現是清高思想,自命不凡。
“七七事變”後,家庭已完全破產,上面的幻想已不能再為實現,而在社會的「地位」亦一落千丈,處處遭到親友的白眼相待,甚至連我的姐姐亦不幫助。
當時對有錢的人,有一種強烈的仇恨。到太原後當工人、當苦力,雖然當了工人,但在思想上是不滿意的,感覺到自己不是當工人的人,輕視勞動。而且經常受日本人的打罵壓迫,但是自己沒有反抗和鬥爭,所以我學會了磨洋工,從毛織廠開始,到解放為止。這一段主要表現了小資產階級的軟弱、動搖與妥協,所以就悲觀、失望、等待,混一天算一天的思想。
解放後,經過職工學校五個月的思想改造,學習了社會發展史、政治經濟學等,批判輕視勞動、光宗耀祖的剝削階級思想觀念,明確了階級,懂得了階級仇恨與真正的階級友愛,樹立了新的勞動觀點,初步奠定了革命人生觀。
在黨的培養教育下,階級覺悟不斷的有所提高,1950年光榮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但由於出身在破落的資產階級家中,因此在思想上還存在著不少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幾年來表現在工作上、思想上存在的問題與缺點主要是:個人英雄主義、自高自大往上爬;工作不能深入,因此考慮工作不是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上出發,而是為個人打算。所以,在工作中就不能很好地團結群眾,發揮集體力量,為黨的事業而努力,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團結群眾,發揮集體力量。
這些思想過去雖作過批判,但未徹底解決。因此,一年來,這些問題表現的更加明顯。在這一年中,工作搞得不好,與個人主義的資產階級思想分不開。經過年終鑒定,總路線的學習,在黨的幫助教育下,已初步作了批判。但這僅是認識錯誤,改正缺點的開端。今後還必須經常的嚴格檢查自己,用總路線來對照自己的思想工作,不斷的提高工作水平、思想水平,樹立集體主義的勞動觀點,虛心向工人學習,同志們學習,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將自己的力量,表現到集體力量中去,為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努力!
為黨的最終目的——共產主義而奮鬥到底!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
以上各段歷史證明人
匯川商店 學徒 證明人 安維正145廠工人
太原毛織廠 工人 證明人 安潤德本廠幹部科
太原發電廠 工人 證明人 張吉兆發電四廠
微水發電廠 工人 證明人 劉玉生廠總動力科
西北化學廠 工人 證明人 劉玉生廠總動力科
平遙縣小學 教員 證明人 任鴻良河南工作
西北煉鋼廠 工人 證明人 劉世英廠機關團委
太鋼動力部 工人 證明人 商鈞本廠總動力科
太鋼動力部 值班長 證明人 商鈞廠總動力科
太鋼組織部 幹事 證明人 鞏如先組織部部長
總動力科 副科長 證明人 商鈞總動力科科長
社會關係
舅父 安成弗 黨員 西南軍區炮兵學校處長
表兄 安維正 現在兵工145廠工人
表弟 安維儉 團員 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
表弟 安維樸 團員 學生
表弟 安維光 團員 學生
表妹 安維廉 黨員 太原市立醫院工作
表弟 侯友筠 團員 內蒙團委工作
表弟 侯友笙 黨員 太原紙煙廠工人
表妹 侯愛媛 黨員 太原紙煙廠工人
姪女 安娥 在本廠醫院工作
岳丈 成乃聰 地主 在平遙住
妻妹 成貴貞 榆次晉華紗廠工人
朋友 任鴻良 黨員 在河南商業部工作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