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以國人為主場的中央電視臺迎來了一位外國友人。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個眾人眼中的“老外”,竟然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不管主持還是表演節目,樣樣皆不在話下。

第二年冬天,這張“洋麵孔”就登上了春晚舞臺,
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老師同臺表演,
一時間全國上下無人不識。
這一年,姜昆老師正式將他收入門下,從此,相聲家譜中多了一個“洋名字”。

他就是相聲演員大山。
被人民日報評為“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的加拿大人。
而他和中國的淵源,還需追溯到100年前。

01
1922年,加拿大多倫多聖保羅教會有一對青年夫婦,
為了實現人生信仰,兩人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來到了動盪的舊中國,
在河南歸德府城外的聖保羅醫院(北關醫院)救死扶傷,
在醫院裡,這位男青年被群眾稱為饒大夫,是一名外科主任醫生。

然而,饒大夫救死扶傷中國災民,
自己的兩個孩子卻不幸患上了肺癆,先後離世。
饒大夫的兩個兒子去世時,一個4歲,一個才剛滿1歲。
無奈之下,夫婦二人於1925年帶著僅剩的一個兒子回了國。
而那個“倖存”的兒子,便是大山的父親。

1965年5月23日,大山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的一個工薪家庭。
英文名叫馬克·亨利·羅斯韋爾,
自打記事起,父親便經常和他提起爺爺的故事,
“你的爺爺是一箇中國醫生,他在中國治好了很多病人...”
父親不會想到,自己無意間的提及,竟會讓兒子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興趣。

19歲時,馬克考上了多倫多大學開始攻讀中國研究。
在大學生涯中,馬克的中文老師給他取了第一個中國名字。
因為他原名Mark Rowswell,大學老師用英文名直譯,
為他取了“路世偉”這個中國名字。

隨著學習的深入,路世偉理想的大門再一次被重新打開。
從中國語言到成語典故,再到歷史知識,
有關中國的一切都令他無比著迷。
他對中國的喜愛之情,在這裡被徹底地激發出來。
憑藉著滿腔熱愛,路世偉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當有機會去北京大學留學時,他當機立斷報名。
來中國,一是為深入學習中文,二是為“尋根”。

1988年路世偉開始了自己異國求學生涯,
初來乍到的路世偉覺得已經學了四年中文,日常生活肯定沒什麼問題,甚至有些飄飄然。
有次,同班同學的媽媽過生日,
他祝對方媽媽生日快樂,並要送一個花圈作為生日禮物。
這一行為惹得周圍同學鬨堂大笑。
這次“鬧笑話”的經歷讓路世偉認識到了自己對中國文化的不足之處。
路漫漫其修遠兮,自己日後還要下更多功夫學習。
很快,這個機會便來了。

1989年元旦前夕,受北大老師的推薦,路世偉開始為中央電視臺元旦晚會做準備。
他所準備的小品,其實就是北大漢語中心的教材內容,
經過修改後,小品《夜歸》誕生了。
臺詞唯一拗口的是,他所飾演的許秋佳名字太過城市化,
和女主的名字玉蘭對不上號,
正當他苦思冥想時,學校食堂傳來一聲吆喝:“大山,你快點兒!”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男主的名字有了。

1989年元旦那晚,當路世偉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出“玉蘭,請開門吧!”,
全場觀眾被他逗得笑出了眼淚。
因為在小品中,他所飾演的角色叫“許大山”,
所以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外國小夥兒就叫大山。
為此還鬧出過笑話,
當年很多觀眾給路世偉寫信,結果北大食堂的大山師傅卻突然收到一堆信。
藉此機會,大山便把自己的中文名“路世偉”改為了“大山”。

元旦過後,大山對相聲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超過了很多國人。
回到學校,他幾乎每天都要找相聲節目看,有時候入迷到忘記吃飯。
尤其是在元旦晚會上 ,姜昆和唐傑忠合作的相聲《特大新聞》,讓他記憶猶新。
要是將興趣與專業結合起來,一邊學相聲一邊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豈不是兩全其美?
於是,他想了很多辦法,終於聯繫上姜昆老師,向他提出了拜師的請求。

姜昆剛開始是有些猶豫的。
雖然大山此時也已經有了一些名氣,
但在相聲界,收徒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何況還是個外國學生。
如果收大山為徒,那他可就是名正言順的相聲弟子第九代傳人,侯派相聲的第四代傳人。
就連侯寶林都勸姜昆,收徒弟可不是鬧著玩的,你一定要慎重,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要想好了再做決定。

最終,大山的滿腔熱情打消了姜昆的顧慮,
一方面,大山的中文功底確實過硬,不會對他學習相聲有什麼阻礙。
另一方面,大山熱愛學習中文的心,姜昆也是看在眼裡,
所以才破天荒地收下了這位“洋徒弟”。

大山拜師地點選在北京大學,現場掛著十個大字:名笑星收徒,洋弟子拜師。
雖然是拜的中國師傅,但大山畢竟還是個加拿大人,磕頭這一步就被師父省略了。
他向師父師孃獻花並鞠躬,這就算完成了拜師儀式。
而大山也不負師父所望,
1990年和姜昆一起出演了春晚相聲《名師高徒》,一夜爆紅。

自那以後,大山又連續多次登上了春晚舞臺,
主持節目、參演電視劇電影,多面開花。
並憑藉話劇《超級笨蛋》獲得了上海白玉蘭戲劇藝術獎最佳配角。
要知道,以前可從來沒有外國人獲得過這個獎項。

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大山邂逅了此生摯愛——一位年輕漂亮的中國女孩甘霖。
1990年,一支美國鄉村樂隊到遼寧參加演出,大山跟隨做翻譯。
在演出過程中,同臺的主唱和吉他手因為個人問題打了起來,
而甘霖作為主辦方的組織協調人員,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一個柔弱的女孩子,見到兩個大打出手的壯漢,自然是不知所措。
這一切都被大山看在眼裡,他把甘霖拉到一旁,衝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矛盾處理掉了。

雖說英雄救美是個無比老套的橋段,但甘霖的心,還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大山觸動了。
在大山的邀請下,兩個人一起吃了第一頓飯。
通過聊天才發現,原來二人都痴迷於中國文化,而且性格也特別合拍。
很快,他們就確定了情侶關係,並於三年後在加拿大結婚。

起初,很多人並不看好這段婚姻,
大家都覺得大山是個外國人,嫁給他一點都不靠譜。
不過,大山用實際行動狠狠的堵住了吃瓜群眾的嘴巴。
婚後的大山與甘霖共同養育了兩個孩子,二十七年來相濡以沫,並無半點緋聞出現。

大山經常幽默地說,“我自己雖然長著一張外國臉,內裡都是中國的,我的孩子們,從裡到外都是中國製造。”
而此時,事業有成、闔家幸福的大山,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尋根。

其實早在1988年初到中國時,
大山便四處託人找爺爺工作的地方“歸德”,
之所以對爺爺在中國的信息少之又少,
是因為當時父母也很少和老人提及往事,
畢竟一回憶,便會想起去世的兩個兒子。

起初,國內有專家告訴大山,河南商丘曾叫“歸德”,
可看過老照片後,丈母孃卻告訴他:“商丘解放前不可能有這麼漂亮的建築。”
於是,大山從未把希望放在商丘。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大山向觀眾講述了爺爺的故事,以及在地圖上找不到的“歸德府”。
他說自己一直苦苦尋找,都沒有爺爺留下的痕跡。
節目播出後,一名叫做邱瑩的商丘女記者主動聯繫了大山。
她告訴大山“歸德府”就是商丘的古名字。
大山聽後,立刻帶著爺爺的舊照片動身前往商丘。
在如今的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終於找到了照片中的樓房。
他一手拿著照片,看到眼前這些在圖片上看過無數次的場景,不禁淚流滿面……

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院史館中,大山第一次聽到了爺爺留在中國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爺爺在中國留下的照片,

這讓大山更加堅定了以後的人生方向。
他決定像爺爺一樣,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回饋社會。

其實現如今的大山,並不說是銷聲匿跡了,只不過是不再以“相聲演員”的身份出現。
之所以脫離相聲,是因為他發現新時代的相聲和之前相比大變樣,脫離了生活。

離開相聲舞臺之後的他,曾致力於中加兩國友誼。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大山出任了加拿大奧委會特使,擔任加拿大奧委會的中國顧問。

2012年被加拿大總理哈珀任命為加拿大中國親善大使。

國內脫口秀開始受歡迎後,大山曾將相聲與脫口秀結合創造出“單口喜劇”,掀起了一陣熱潮。

他的個人專場表演《大山侃大山》也曾在場場爆滿,大受歡迎。
但自從2020年疫情開始後,大山的《大山侃大山》便被迫中斷。

如今,大山育有一兒一女,兒子睿睿27歲,女兒小懿25歲。
兩個孩子從小就在加拿大上的法語學校讀書,在外說英語,在家以漢語為主。
之所以將孩子送回加拿大上學,是因為大山想讓孩子們以普通人的身份成長。
當年在國內給兒子報名幼兒園時,大山連面都沒露,
其他家長見幼兒園有混血兒,不出半小時周邊就傳的沸沸揚揚。
得知是大山的孩子後,家長們更是興奮不已。
這個場面,讓大山不得不把兒子送回了加拿大上學。

這麼多年來,大山和家人一直處於兩地分居狀態,
沒有工作時,他就坐飛機往返1天時間,回加拿大和妻子孩子團聚,
一跑就是20年。

如今,57歲的大山也在利用短視頻的方式給自己創造更多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他也在利用自身價值創造利益。
在某平臺上,邀請大山錄製一條定製版的祝福視頻需要666元人民幣。



現如今已有27人下單此服務,
相比於其他名不見經傳的明星來說,這個價格還是比較實惠的。

大山的走紅可以說是一種偶然。
因為那個時代的網絡還不夠發達,人們並沒有習慣外來文化的衝擊。
大山這樣一張具有西方特色的面孔給大家帶來了無數新鮮感。
如果放在今天,老外說相聲可能並不會讓人們覺得有什麼新奇。

但大山的走紅其實也是必然的。
都說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大山碰上了一個好的時代,
但是在人們看不見的幕後,自身也為漢語學習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退出舞臺之後,他依然熱愛著中國,也參與錄製了不少節目。
找到人生目標的大山,在他熱愛的夢想中,依然努力的生活著。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