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食物,主要是裡面的營養物質比較多,所以還被人們稱為“長壽果”,所以很多中老年人沒事的時候都會吃點花生,用來養生。

不過近段時間,有關於花生的一則傳言,就是 花生吃多了,

不利於血管健康,真的是這樣的嗎?

吃花生對血管真的有利嗎?

吃花生對心血管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一定要注意適量食用。

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油,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在控制脂肪攝入總量的情況下,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比例,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對於預防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好處。

從中醫角度講,花生的藥性甘、平,歸脾、肺經,具有健脾養胃、潤肺化痰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脾虛反胃、乳婦奶少、腳氣、肺燥咳嗽、大便燥結。

因此,食用花生對人體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要適量,以免脂肪攝入超標。

吃的量要控制,畢竟它也有熱量,建議控制在20克以內。

少吃或不吃油炸的、糖制的、鹽漬的


劃重點——吃花生對血管是有好處的,有三高也可以適當吃,但前提要吃對了,以上兩點,吃之前要知曉。

不想血管堵塞,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要少吃肥肉、少吃油鹽糖,但其實有一些素食,也是“含油大戶”,經常吃並不利於血管健康,比如下面這幾種,看看你家餐桌上是不是經常有,建議少碰:


1、紅燒茄子

紅燒茄子出現在餐桌上的頻率是非常高的了,大家也都知道想要把茄子做到色香味俱全的話是非常耗油的,做半斤茄子的話大概需要40克的油,然而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25~30克之間。

僅僅只是紅燒茄子的油脂含量就已經大大的超標,更不用說一天不可能只吃紅燒茄子。


2、乾煸豆角

豆角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蔬菜之一,豆角性平,味甘,歸脾、胃、心三經,正常食用豆角具有補腎,消食,治療便秘等功效,而且因為豆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

豆角營養價值豐富,但醫生並不建議食用乾煸豆角,因為乾煸豆角在製作過程中需要進行油炸,其中含有的營養成分會流失,而且油脂含量過高,如果經常食用,則會影響到血管健康,導致血脂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