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源自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Causes, impacts and patterns of disastrous river floods (長按圖片右側的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全文可跳轉至原網站查看詳細信息或下載原圖)
災害性河流洪水是一種極端的、具有增長潛力的巨災系統,能夠深刻地影響或破壞人類正常的生存與發展。系統性地總結其發生、發展及影響的關鍵過程,有助於人類更好的進行預防和應對。
災害性河流洪水的發生取決於降水事件的發生和集水區的溼潤程度,可細分為:極端降水事件組合集水區適度溼潤,如2002年的中歐洪水;以及集水區極端溼潤組合適度降水事件,如2013年的中歐洪水。
洪水對社會和環境的預期影響,通常被稱為洪水風險,是由危害性、暴露度、脆弱性三個部分和相關過程疊加而成。作者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梳理了其中的關鍵過程,指出災害性河流洪水的成因、影響和模式。
洪水災害導致河流高水位,是大氣中的洪水觸發過程、集水區的產流過程以及河網中的匯流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暴露程度取決於洪泛區的使用以及人口和經濟的發展。脆弱程度是由人類的適應性影響形成的,取決於個人預防措施、早期預警或危機管理的程度。具體過程,如下所示。
危害性:
持續性強降水
高徑流係數(集水區含水量高)
環流模式異常(大氣-海洋相互作用)
防洪建築(水壩、堤壩)
脆弱性:
暴露度:
影響:
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推薦你們心目中的水文好圖,或者分享自己的畫圖創作過程。圖片等內容可發送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 或聯繫微信 FSF0529 .
編輯:黃桂鋒、董肖依 | 校稿:馮思芳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