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陽人炒狗肉等野味,喜歡放一種本地人稱為沙姜的東西。
也許很多人吃過沙姜,可沒見過沙姜長什麼樣子。
這同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是一個道理。
沙姜平地上也長,可不如山裡的沙姜來得香,所以,在平地上難得見到種沙姜的。

沙姜的葉子像蘭花般修長,也有點像某種野草,我有時也傻傻地分不清,扯出來一看才知道,只有根而無姜,不是我所要的。

沙姜最好用鋤頭挖,直接用手扯,也許會導致部分姜根留在土裡扯不出來。

與生薑比起來,沙姜的根並不大,最大的姜根,只有小拇指那麼粗。

沙姜的根,很像竹子的根,細長而有節。
說我吃過沙姜,其實我沒有真將沙姜吃下肚,沙姜不像生薑那麼軟,而是咬起來硬硬的,根本嚼不動。煮菜之所以放沙姜,是因為沙姜煮出來的水,能夠增香提味。

疑問來了,灌陽人稱之為沙姜,不知書名叫什麼?上網輸入沙姜二個字一查,出來的沙姜圖片的樣子,卻是肥肥胖胖的。即然“沙姜”不是沙姜,那叫什麼?野薑?山姜?野山姜?輸入這些詞去查,都不是我所見沙姜的樣子,我沒轍了。
灌陽人所稱的沙姜,有書名嗎?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