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大熊貓丫丫的狀況一直牽動人心。據報道,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稱,專家已於3月15日前往美國照料丫丫。美國已公示孟菲斯動物園大熊貓回國的相關證明材料,公示期於3月13日開始,截至4月12日。

據南都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旅外大熊貓至少有66只,其中居住在日本和美國的最多。

“出差”到日本、美國的最多

南都記者根據pandapia網站熊貓數據庫和媒體公開報道梳理發現,目前我國旅外大熊貓至少有66只,分佈在19個國家。其中以日本和美國的最多,分別有9只和8只。

今年2月份,旅日大熊貓香香、永明、櫻濱、桃濱先後回國,引發了日本國內的送別大熊貓熱潮。據統計,香香、永明、櫻濱、桃濱回國後,目前還有9只中國大熊貓在日本“出差”,它們分別是:住在上野動物園的比力、仙女、曉曉、蕾蕾,住在和歌山縣“冒險大世界”的良浜、彩浜、結浜、楓浜,以及住在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的旦旦

其中,曉曉和蕾蕾誕生於2021年6月,他們是香香的弟弟和妹妹,他們的媽媽則是仙女。目前,這兩隻1歲8個月的熊貓寶寶已經開始嘗試離開媽媽獨立生活。

這是2021年12月13日拍攝的大熊貓幼崽“蕾蕾”(前)和“曉曉”(後)。新華社發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啥好多旅日大熊貓名字都有個“濱”字?這是因為,在“冒險大世界”出生的大熊貓寶寶名字都會被冠以“浜”字。截至2020年11月楓浜降生,“浜”字系大熊貓寶寶達到17只。該系在大熊貓國際合作中繁殖產仔數量最多,成為海外最大人工圈養種群。

全球唯一“外籍”大熊貓在墨西哥

除了上述“出差”到19個國家的66只旅外大熊貓,還有一隻大熊貓不得不提,它就是“居住”在墨西哥城查普特佩克動物園的欣欣

她的特殊不僅在於已經是32歲“高齡”,更在於她是目前全球唯一一隻“外籍”大熊貓。

大熊貓不都是中國的嗎?為何會有非“中國籍”的?這就要從欣欣的外祖父母說起。

1975年,應時任總統埃切維里亞的請求,中國向墨西哥贈送了一對大熊貓迎迎和貝貝。這是最後幾隻作為外交禮物無償贈送給他國的大熊貓。也就是說,迎迎和貝貝加入了墨西哥籍,他們的後代也屬於墨西哥政府,不必回到中國。

迎迎和貝貝也非常給力,先後生育了5胎7仔,成活4仔,創造了多項紀錄。他們的女兒雙雙在2022年過完35週歲生日後去世,目前後代僅剩外孫女欣欣。

大熊貓在墨西哥絕對是頂流明星,不僅有家喻戶曉的傳唱歌曲《查普特佩克的寶貝大熊貓》,還有專屬紀念幣。據瞭解,他們還入鄉隨俗,吃的食物裡有墨西哥特產仙人掌

2022年7月6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查普特佩克動物園為大熊貓“欣欣”慶祝32歲生日。IC供圖

從贈送到租借,再到科研合作

中國大熊貓走出國,最早可追溯到685年。據日本《皇家年鑑》記載,當時,唐朝女皇武則天就將兩隻活體“白熊”(大熊貓)和70張毛皮送給當時的日本天武天皇,這是大熊貓第一次作為“友好使者”出國。

從1957年到1982年,中國一共贈送給9個國家23只大熊貓,包括蘇聯、朝鮮、美國、英國、法國、西德、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其中,有1972年尼克松訪華促成的赴美大熊貓興興和玲玲

1982年以後,出於對瀕危動物的保護,中國不再向國外贈送大熊貓,但大熊貓的出國之路並沒有因此中斷。1984年,中國政府提出大熊貓租借方案,想擁有大熊貓的國家可以採用短期借展的方式,請大熊貓到當地的動物園進行巡展。

1994年至今,為解決大熊貓出國帶來的種種問題,更好地保護大熊貓,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中國動物園協會與國際動物保護機構達成協議,中國可以將一對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貓送至其他國家進行為期10年的合作研究,其間繁殖的後代歸中方所有。若大熊貓意外死亡,其遺體也歸中方所有。中方可派出技術人員與外方共同進行對大熊貓的研究工作,外方每年付給中方100萬美元,10年總共支付1000萬美元。

2021年8月8日,在比利時布呂熱萊特天堂動物園,大熊貓“寶弟”(右)、“寶妹”(左)和媽媽“好好”一起吃竹子。2014年2月23日,大熊貓“星徽”和“好好”作為中比友好使者來到比利時,先後誕下3只寶寶。目前共有5只大熊貓在比生活。新華社發

為何熊貓扎堆回國?

除了旅日大熊貓香香、永明、櫻濱、桃濱,旅美大熊貓丫丫即將回國,今年可預見的將回國大熊貓還有在英國的陽光和甜甜。

2011年12月,陽光和甜甜被送抵愛丁堡,開啟為期10年的“留洋”生活。2021年12月期滿後,又延期兩年。愛丁堡動物園表示,陽光和甜甜最早可能會在2023年10月底離開愛丁堡。

據介紹,這11年來,陽光和甜甜未能成功產下幼崽,主要原因是他倆“不來電”。

為何今年熊貓們扎堆回國?據瞭解,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一些按照協議早就應回國的大熊貓在疫情影響下,歸期一再延後。比如“香香”,原本應在2019年回國,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四次延遲歸期,至今年才回到四川老家。

整合:劉蘭蘭

海報:劉妍妍

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參考消息、pandapia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