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原創稿
如何讓鄉村文旅發展與百姓家園建設相得益彰?如何讓它與人民幸福指數提高的關聯更加緊密?如何讓它煥發持續活力?在自貢市自流井區,我們看到了農旅融合的生動樣本。
近年來,該區立足城市近郊區位優勢和特色生態資源稟賦,豐富鄉村色彩,充盈嚮往理由,差異化打造“文旅仲權、農旅榮邊、康旅飛龍峽”產業圈,構建了以紅色文化、生態旅遊、智慧康養為支撐的多主題、多類型、多業態鄉村旅遊特色品牌,農旅融合推進迅速。
3月3日尖山桃花會開幕以來,已吸引超過6萬人次遊客前來遊玩,成為自貢火爆的賞花地。
“尖山風景區內的桃林佔地60餘畝,有觀賞桃花5000餘株,具有花期長、花瓣多的特點。如今,這片風姿綽約的桃林已經成為村民致富的‘寶地’。”自流井區榮邊鎮尖山村黨支部書記陳桂英介紹,近年來,村裡的農家樂和民宿迅速增加到32家,雖然特色各異,但相同的是都優先吸納當地村民就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近日,自流井區光大街小學學生在聆聽了盧德銘的事蹟後,用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向矗立於盧德銘故居內的英雄雕像致敬。
如今的竹元村,依託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將盧德銘故居紅色精品旅遊與“花滿鹽都”鄉村休閒觀光整合,結合泥鰍基地、獼猴桃種植園等產業,打造了集學習、休閒、觀光於一體的農文旅發展新業態。去年,該村實現產值千萬元以上,其中盧德銘故居吸引遊客超8萬人次;“德銘講堂”按照“一個固定講堂+N個流動講堂”模式,年均培訓人員300批次、8000餘名。
而在以“康養”定位的飛龍峽鎮又是另一番發展場景:在草堂村,“隱山居”特色民宿成為近郊遊最新網紅打卡地,新打造的“頑皮營地”主打森系輕奢露營,可為遊客提供圍爐煮茶、戶外烤肉、露營住宿等休閒項目;狸狐洞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在漆樹社區屹立的樂善坊古蹟,在時光的歲月裡熠熠生輝。在丁香村,500畝桃源花海進入最佳觀賞期,等待遊客來一場浪漫邂逅。在新國村,遊客可以在“閒雲漫品”農家餐廳一邊品嚐特色美食一邊觀賞森林日落美景,並騎上越野摩托,體驗叢林山地越野的樂趣;以健康管理、養老、養生為主題的綜合性健康與養老服務體系項目正全力推進……
今天的自流井,正在著力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串珠成鏈、連線成片,實現共享共贏,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代夢迪)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
你好,这是另一条测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