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大家好,我是土鴨蛋,今天我要給大家聊的話題是,回鄉創業搞養殖最低投入和操作方法。

在養殖業非常成熟的市場經濟時代,單純的一個人從事養殖的事情勸大家最好不要去想,因為結果是不堪設想。我認為最低規模也得是兩個人,就算不賺錢,也能養家餬口吧,那麼這種規模到底是多大呢?農村養殖的最低標準我認為怎麼樣每個月每個人也得有三四千塊錢吧。

好,就按照這個標準我們來計算一下,規模應該是什麼樣子。

最省事的辦法就是養殖蛋鴨,養一千隻蛋鴨,一個人就近零售,一個人負責看管打理。這種模式平均每天有八九百個鴨蛋要賣,收入和支出都相對穩定,可減少在養殖中持續的經濟投入,能一邊投入一邊收益。

目前的鴨蛋市場也是很頭疼的,因為可能當天賣出去的鴨蛋不夠買第二天的飼料,這種行情怎麼辦?也就是不景氣的時候該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包皮蛋或者做鹹鴨蛋,算是粗加工的一種模式,當年我做蛋生意的時候也是用的這種方法,皮蛋和鹹鴨蛋會讓銷售期大大延長,等到行情好的時候再拿出來賣。

這是我們當年做鴨蛋生意滯銷,自己包皮蛋的第一枚皮蛋照片

不管規模大小,我們始終跳不出飼料的坑,因為飼料的漲價毫無章法,因此,單純地依賴蛋鴨飼料這種想法就不要繼續想了,就算是到廠家按照噸位批發,仍然是過不了賣鴨子的時候那種低價傾銷或者滯銷的坎兒。況且,一千隻蛋鴨飼料規模不可能從廠家做到一級批發,飼料的最佳保質期只有15天,大量的積壓貨物也是不理智的,怎麼樣也不至於為了省幾個錢就給鴨子餵過期的飼料吧。

這樣,我們仍然只能通過土地來想辦法,變現一些飼料出來以節省費用。

看到這裡,如果有不想耕作土地就搞養殖的話,我勸那就不要搞,因為一定會像我們這樣總是陷入飼料高成本的坑,我正在養鴨子,一定要聽我的勸告,不要冒險,謝謝。

2022年4月10日,白鴨1萬餘隻,第20日齡照片

先從農機開始講,首先得有一臺微耕機,用於耕作土地,因為是養鴨子,所以我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種植多年生牧草,等技術和資金都足夠的時候再來請人種植玉米和擴大種植規模。

收割需要買一臺割草機,加工牧草需要一臺揉絲機和一臺飼料機,不卡頓的揉絲機我們目前採用的是220 v3KW,飼料機380V,7.5KW。

養鴨最簡單的辦法是魚塘,一千隻蛋鴨至少需要十畝魚塘,為了保證魚塘水質,需要有豐富的水源補給,如果水源沒有問題就安排一臺抽水機,水源有問題就得打一口深水井。

380V,7.5KW飼料機用牧草+玉米制成顆粒的生產圖片

魚塘養魚就不要那麼認真好了,因為咱們畢竟是創業,而且是兩個人,最小規模,至少第一年不能亂花錢,就自然養魚,不喂飼料那種,平時投餵的方式就是牧草和場地下腳料比如飼料碎末等。

投放魚苗白鰱(13%)+大頭魚(20%)+草魚(60%)+鯽魚(5%)+鯉魚2%。全部放在0.2斤以上。第一年合計放6000條。安排三臺增氧機。

蛋鴨成年前每隻每天平均按照0.2斤控料,120天每隻鴨消耗24斤,成年後每天吃料是0.38斤,剩下的245天需要消耗91.2斤,合計是115.2斤。這樣,1000只鴨子需要消耗的飼料費用是11.5萬元,如果種植牧草能節約22%,土地的產值是2.5萬元,需要種植的土地大約是15畝,魚吃料按照同等規模,實際需要耕種的土地是30畝。

規模化種植牧草的實景圖,高杆的是皇竹草,低矮茂盛的是飼用苦賣菜

這就有了一個小結:兩個人保證有基本工資的創業需要準備的土地是40畝,其中10畝魚塘。

兩人種植30畝應該不是問題,半機械化,就辛苦點,反正給別人打工也是很累,好歹這是自己給自己幹,就在這個基礎上算一下年投資額。

1、土地費每畝按照400元一年,40*400=1.6萬元。

2、農機費2萬元。

3、種子化肥0.4萬元。

4、鴨苗0.3萬元。

5、飼料11.5萬元。

6、年合計總投資額為15.8萬餘元。

再算一下年收益:

毛收入:120天開始產蛋,年產蛋245天,平均產蛋率90%,245×1000×0.9=22萬餘枚。賣蛋的時候有時候會賣超過一元,皮蛋和鹹鴨蛋可能利潤還高一點,但是有車費油錢和在外叫賣產生的生活費等開支,所以這裡每一枚蛋平均按照1元來計算單價,收入是22萬元。

魚按照年產量2萬斤計算,平均4元,有8萬元收入。

淨利潤:22+8-15.8=14.2萬元。

不知道這種算法有沒有錯誤,歡迎大家指正。謝謝。

蛋鴨飼養場地實景拍攝(1500只)

第二年,農機費用可以省點錢,蛋鴨也可以多產蛋120天,收入會高一些

需要重複的是:如果不種植土地單純地想買蛋鴨料餵鴨子養家餬口的話,是不現實的,也不會有什麼利潤,因為現在的蛋鴨市場和飼料市場非常不穩定,如果有這種想法,還不如直接做蛋生意。

關於如何做蛋生意,可以通過西瓜視頻或者好看視頻觀看我的養鴨日記,裡面也有詳細的說明。

好了,今天就寫這麼多,感謝閱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