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世界500強企業、亞洲領先的綜合零售巨頭永旺首次向中國內地引入新業態——日本知名綜合娛樂中心ROUND 1(朗玩),而該項目首店落子廣州新塘夢樂城;千里之外的日本,源自中國的數字化營銷“直播帶貨”,被引入80多家永旺購物中心……

永旺現已成為中日經濟的重要橋樑之一。這些年,它不斷將日本先進、多元的零售業態引進國內,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同時又將中國領先的數字技術、數字營銷手段帶入日本或其他國家和地區。

“中國數字化經濟、數字技術與零售緊密融合的創新做法,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最高水平,這些很值得我們學習、推廣。”近日,永旺廣東公司董事總經理杜若政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自豪地說:“在中國獲得的這些優勢和零售手段,我們會將它們推廣到日本或其他國家的永旺體系內。”

25年前,搭乘中國改革開放的東風,永旺集團越洋而來,在中國內地將首個項目落子廣州天河城。隨後,從廣州啟航,北上、南下、西進,至今已在全國各地佈局近500家不同業態的店鋪,包括綜合百貨超市(GMS)、食品超市(SM)業務也從零售擴展到物業服務、兒童遊樂服務、綜合金融、商業地產開發、功能公司等領域。

2011年12月底,永旺在北京成立永旺集團中國總部,將全球經營視角與紮根於地區開展事業緊密結合,加快在中國的整體成長速度。

“中國市場是永旺體系裡發展速度最快、地位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按照規劃,未來永旺中國在永旺全球總業務的比例將擴大至30%。”在杜若政彥看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永旺對未來在華髮展充滿信心。

越來越多中國籍員工進入管理層

南方日報:作為亞洲領先的綜合零售巨頭,永旺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已有25年,這期間中國市場在永旺的全球佈局中發生了哪些變化?

杜若政彥:25年前,永旺在內地的“一號店”就開在廣州天河城。當時,永旺是中國新型零售代表之一。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消費市場發生了很多變化,在此期間,永旺也伴隨著中國消費者共同成長。2011年,永旺集團成立了獨立的中國總部,專門運營中國地區事務。目前,永旺集團在中國擁有多種業態,總計約有500家門店。

25年前,中國在日本永旺集團的市場份額只佔到3%-5%。根據永旺集團制定的未來發展戰略,今後將加大發展亞洲市場,除了日本本土外,在包括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都要不斷開店、拓展市場份額。我們的目標是,中國業務未來在集團業務總額中佔比提升至30%。中國現在屬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對完成目標,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南方日報:20多年來,永旺在中國市場的佈局有什麼變化?在本土化方面有什麼新舉措?

杜若政彥:最初永旺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自有品牌的商品,需要回到日本設計,再從日本生產、出口到中國市場;隨著中國消費量快速增長,“中國製造”優質生產能力的不斷提升,我們自有品牌商品已轉變為在中國設計、中國生產、中國銷售,現在我們自有品牌商品銷售量佔比不大,未來希望能提升到佔比15%—20%。

在本土化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在人才培養方面更突出。以前公司有個制度,管理層需是日本籍員工,現在很多中國籍員工都進入管理層,部分員工會被派到日本研修。我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人才,儘量減少日籍員工,實現人才本土化,以廣東永旺公司為例,目前在管理層只有兩名日籍員工。

25年前我們在中國內地開第一家店時,中國對外商零售投資會有一些政策限制,當時不可以獨資,這也促成我們和天河城集團結緣、合作。近年來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外資在國內開店、辦證照比以前更簡化也更高效。

琳琅滿目的新鮮食品

南方日報:當下中國正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這對永旺來說,會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杜若政彥:擴大內需對我們來說蘊藏很大商機。現在中國政府也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市場發展,我們也會考慮開展一些相適配的新業態新模式。在採購方面,去農村產地直採會是重點發展的方向,我們還可能會到農產品產地進行直播。另外,內循環擴大,我們也希望能深入中國更多區域開店。

在中國成立數字科技公司研發服務系統

南方日報:近年來不少企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永旺有這方面的嘗試嗎?

杜若政彥:我最深切感受是,中國數字化技術跟零售業有非常緊密的融合。從全球範圍來說,中國數字化技術處於最高水平,中國數字化經濟發展在全球最先進。在中國,出門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完成購物、出行,先進的數字技術與零售業融合得非常好。

舉例來說,在中國永旺商場內有移動支付“掃碼購”,我們現在也把這種技術現推廣到日本永旺。還有直播帶貨,在中國非常火,現在日本也在借鑑這些做法。為了推進數字化轉型,永旺集團還專門成立一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它是集團直接投資成立的公司,主要業務是建立中臺系統、開發APP、運營線上銷售,以及研發“雲辦公”等提升工作效率技術。在中國研發的一些服務系統,也有引入到日本永旺系統運用。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永旺的盈利模式與商業模式發生變化。比如線上銷售、配送,是我們目前需要大力度發展的方向。永旺在全球其他市場也都面臨著同樣的課題,有可能五年後我們的盈利模式就不一樣了,重點要看這兩年的轉型發展情況。

日本新式零售形態和商品,多年來給內地消費者帶來優質體驗

南方日報:你怎麼看中國的新零售市場競爭態勢?

杜若政彥:受疫情影響,國內零售整體市場比較平淡,但廣東市場整體發展相對良好。我們對標的企業包括一些知名的本土新零售商,這些年,他們開店速度快,又有創新的盈利模式,做得很好。他們對於我們,不單純是競爭對手,同時也是合作伙伴。像盒馬線上業務發展非常好,線上業務佔比較高,他們在線上的運營模式就很值得學習、借鑑。他們發展得這麼好,也激勵我們要更加努力。

目前永旺超市的線上銷售佔比目標為20%,優勢還在線下。我們希望在做好線下的同時發展線上,讓線上業務為公司業績“錦上添花”,提升整體運營業。

粵港澳大灣區很適合經營創新

南方日報:永旺在中國內地的首店開在粵港澳大灣區,目前永旺在大灣區的佈局怎樣?有什麼發展計劃?

杜若政彥:我們非常注重在大灣區發展,永旺集團在全中國都有業務,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屬於發展得最好、最成功的區域。今年我們計劃在大灣區新開6家店,現在雖然全國還有零星疫情出現,但不會影響開店計劃。

我們中國第一家店在廣州,員工和公司是隨著中國顧客的成長而不斷髮展壯大的。經過多年耕耘,永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了比較好的品牌影響力,得到了廣大市民喜愛。目前永旺在大灣區已開了37(截至11月1日)家店,開店數相比中國其他區域是最多的,業務銷售和市場份額增長也比其他區域突出。

廣州天河城店是永旺集團進入中國內地發展的首店

南方日報:你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哪些優勢?

杜若政彥: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收入水平較高,消費慾望也更強。多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在不斷髮展進步,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吸引了很多企業不斷地進入。據我所知,日本有一些企業想要來中國發展,他們首先想到的會是先來大灣區開店。

對零售行業來說,粵港澳大灣區的供應鏈有優勢。這區域的供應鏈以及相關配套齊全,比如商品在這裡生產,物流成本會更低,供應商發貨到門店的週期也會相對縮短。這樣,零售門店不用積壓過多庫存,又能保證不缺貨。

另外,我們在發展一些新業態新模式時,也會首選在粵港澳大灣區,這裡的市場更適合進行經營創新。比如我們現在在廣州嘗試開社區生鮮店,面積為1500平方米,相當於永旺常規店面積的20%,目的是更加便利地服務社區顧客。現在廣州已先行開出了兩家,待測試成熟後,我們再推廣到其他地區。

【記者】歐志葵 實習生 王一舒

【海報】丁薇薇

【作者】 歐志葵

走讀雙循環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