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雨水多,初春之際,雖有回暖的徵兆,但大多時候還是寒氣所主,初春氣候特點多為寒溼交加,我們的身體也因此更容易寒溼纏身。
另外,人體中肝屬木,肝臟對應正是春季,肝氣疏發條達,人體氣血才能通暢。養生保健方面,合適飲用一些舒肝解鬱、健脾利溼的湯膳。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推介白背葉根茵陳眉豆煲豬骨湯,此湯具有舒肝解鬱、健脾利溼功效,是一款應季養生湯膳。
林主任介紹,白背葉根性平,味甘、微苦,具有清熱、利溼、固脫、清瘀的功效。中醫各家都認為它能治腸炎、肝炎、脾腫、赤眼、脫肛、疝氣、淋濁、白帶、喉蛾等。以它煲豬大骨,其湯雖略帶點中藥氣味,但能舒肝解鬱、健脾利水,十分適合於時下氣候飲用。

▲白背葉

▲白背葉根
春天裡,廣東人經常用綿茵陳來煲湯食療飲用,因它清熱利溼的確有效,非常適合南方春季溼氣重的時候使用。加上綿茵陳自有特殊香氣,煲出來的湯香味獨特,味道好喝。綿茵陳入肝膽經,清溼熱,利肝膽,對肝臟有保護作用,還能夠輔助降血壓、利水和降血脂。

▲綿茵陳
湯中選用白背葉根和綿茵陳搭配上健脾祛溼、和中補益的眉豆以及補益扶正的豬大骨,與紅棗和生薑一起,攻補兼施,寒溫並用,是一款適合男女老少飲用的大眾化春日養生靚湯。

白背葉根茵陳眉豆煲豬骨湯



【材料】白背葉根30克,綿茵陳30克,眉豆50克,豬大骨600克,紅棗4顆,生薑3片。
【做法】白背葉根和綿茵陳稍沖洗乾淨,一起裝入湯料袋中,袋口紮緊;眉豆隔夜浸泡;紅棗去核;豬大骨洗淨,斬塊後飛水備用。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左右(約10碗水份量),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慢煲2小時小時。這是3-4人份量。
【功效】舒肝解鬱,健脾利溼。■


【來源:羊城晚報嶺南名醫,醫學指導: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