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我,和奶奶住在鄉下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裡,村子裡到處是低矮的土坯房,油綠的莊稼,盛開的紫茉莉。

奶奶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善良、樸實、勤勞。老屋門前的空地,被奶奶開闢成一處小菜園。菜園雖小,但品種多,各種蔬果高低錯落,參差有序,熱鬧非凡。在靠近籬笆牆的地方,奶奶會種上冬瓜和南瓜,還會種上一大片紫茉莉。

紫茉莉夏秋季傍晚開花,花朵像喇叭,花冠五角形,多為紫紅色,簇生於枝端,密密匝匝的。它的莖一節一節的,一折便斷,脆弱得很,一場雷雨過後,就會整株癱成一地。但它們又頑強得很,折斷的枝莖,即使已經趴在地上,匍匐著也很快能再次直起身子,長出新節,長出新葉,很快又能開花。

花開的時候,女孩兒們喜歡把紫茉莉摘下來插在頭髮上炫耀;而我們這些男孩子,常常把那些黑種子收集起來,當作“打仗”遊戲的“子彈”,抓一把花籽放入口中,然後用一根細長的管子使勁吹出去,就像機槍掃射一樣。

也因為這樣的緣故,紫茉莉被我們帶到了村莊的每一個角落。每年三四月份,幾場春雨過後,溝渠邊、老院中,抑或在牆角下、柴草旁,就會看到一叢叢、一簇簇破土而出的紫茉莉。等到夏末秋深,整個小村子都瀰漫著紫茉莉濃郁的香氣。

在童年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紫茉莉是最頑強、最漂亮的花兒,它與世無爭,不嬌柔、不做作,散發出一種少女特有的氣質,在花開的傍晚,使人感到一種久違的鄉間的悠悠美韻。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我走過了許多地方,看過了許多名貴花木,卻總是找不到哪一種花卉,能有紫茉莉帶給我的那種親切感。許多個黃昏,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憶想起紫茉莉相伴的童年時光,想起時光鐫刻的無情歲月裡,奶奶那辛勤勞作的身影。

在我的心裡,奶奶就如老屋門前的那片紫茉莉,將生活的滄桑深深地藏在心底,而留給我的總是那一份清新可人、淡雅清爽的花香。